xiangnan 发表于 2024-3-9 16:05:00

别再刷短视频了 真的会越刷越抑郁!

好好的中学生,刷手机刷出抑郁症?到底发生了什么?

前些天,笔者看到了一篇报道,里面描述了一个普通高中女孩因经常使用手机浏览某社交平台,以至于产生了精神危机。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梦梦一直以为所有的中学生都和自己一样,所有时间都花在作业和试卷里,虽然压力也很大但并不觉得苦。而她下载了小 X 书之后,看到了很多其他城市以及海外留学的高中生的生活 vlog,它们像一个遥不可及的“平行世界”,打破了梦梦原本狭窄的认知。“平行世界”中的同龄人,有着五彩斑斓的校园生活,像社团活动,节日派对等等,即使是枯燥无聊的学习在他们的 vlog 中也是快乐松弛的。

这些,让梦梦看到了人生的无限可能性,也触发了她对自己生活的苦闷与迷茫。后来,她很快就被确诊为中度焦虑和抑郁。

幸好,梦梦自己意识到了问题,积极寻求帮助,在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下,梦梦调整了心态和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情况慢慢好了起来。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梦梦的问题绝不是个例,很多中学生也有类似的困扰,甚至成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那么造成这种困扰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今天咱们就来讨论一下。

什么是上行比较?

中学生使用社交媒体,导致心理问题,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行比较”。

社会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在 1954 年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会为了评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能力和观点等社会特征,而与他人或群体进行比较。社会比较可以根据与自己某方面相比更出色、相似和更差这三个水平,而分为上行比较、平行比较和下行比较。

通常来说,平行比较有助于形成更为真实和客观的自我认知,下行比较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尊心和满足感,让人感到相对优越。

而上行比较则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会引发自我贬低和挫折感,也可能会促使个体努力提升自己。

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算法总能“聪明地”发现人们爱看那些滤镜下的人生切片,并进行大范围的推送,当人们刷到了这些视频,算法又会继续推同类的视频过来,从而为用户构建了促进上行比较的信息茧房。
龙虎群二维码
http://www.weixin998.com/
http://www.webendi.cn/
http://www.jiefangqu.com/
很多成年人尚且在这样的信息茧房里焦虑不已,更何况是涉世未深的中学生?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自我身份认同,还不能很理性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同时又缺乏批判性思维,对于那些晒生活的 vlog,很少会考虑到诸如“这些都是真实的吗?”“他们的生活全都是光鲜的一面吗?”等问题。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当上行比较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时,滋生的往往是失望、挫败、不满和焦虑等消极情绪,而消极情绪迟迟得不到改善,就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

而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当注意孩子的这类情绪及手机的使用情况,及时做出积极引导。

刷短视频刷出来的焦虑有多严重?

梦梦的案例并非个别,中学生的这类心理健康问题比我们想象得更为普遍。

根据 2022 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全国范围内有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乡村中学生抑郁和焦虑风险的检出率分别为20%和43.6%。教育环境、学业压力和对未来的迷茫等问题本就已经给乡村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上行比较更是给他们的焦虑雪上加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再刷短视频了 真的会越刷越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