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处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 分类收集不完善固废处理的首要步骤是分类收集。然而,在许多地方,固废分类系统尚不完善,导致垃圾混合投放,给后续处理增加了难度。未经过有效分类的固废需要进行二次分拣,增加了处理成本和时间。更严重的是,不同类型的固废混合处理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增加处理难度并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 技术选择不当
固废处理技术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处理效果和成本。目前,常见的固废处理技术包括填埋、焚烧、堆肥和资源化利用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技术选择常常与固废的性质不匹配。例如,对于可回收物质采用填埋或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技术选择不当还可能导致处理设备的利用率低下,增加经济负担。
3. 资源回收利用率低
固废中包含大量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如金属、塑料、纸张等。然而,由于分类回收率低、回收技术不完善等原因,固废资源化利用率仍然较低。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还增加了固废处理的总量和难度。此外,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回收资源的经济效益不高,进一步阻碍了资源化利用的发展。
4. 二次污染问题
固废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特别是在填埋和焚烧过程中。填埋场可能产生渗滤液和温室气体,威胁地下水和大气环境;焚烧过程中则可能排放有害气体,如二恶英和重金属,危害空气质量。处理过程中,如果二次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