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nan 发表于 2024-9-6 13:21:50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实则很伤人的五句话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父母的几句唠叨让你倍感愧疚?朋友一番好意的劝说却让你的情绪变得更加糟糕?
极速赛车微信群
这些“为你好式”的话,其出发点往往确实是为了能够帮到我们,或者给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然而这些看似善意关怀的话语,有时候不仅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还会让人觉得不被理解和尊重,给人际关系造成潜在的破坏,让双方变得越来越疏远。

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盘点一下我们常常听到的 5 句“为你好式聊天”,并聊聊该如何改进和应对。

第一句:“你得听话,这都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的出发点往往是父母为了保护孩子,而结果往往是孩子对此默不作声,或直接大吵一架。

因为这种话本质上是一种控制性语言。心理学家杰克·布雷姆提出的心理逆反理论(Psychological Reactance Theory)认为,当个体感觉到自己的自由或选择权受到威胁时,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动机状态,即心理逆反。

这种逆反状态会促使他们做出反抗,以恢复或保护那些受到威胁的自由。当父母用“你得听话,这都是为了你好”这样的语言,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时,孩子可能会体验到这种心理反应,导致他们更倾向于反抗父母的要求。

同时,这也体现出了父母的专制型教育方式,期望孩子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规则,而不鼓励孩子提出质疑或表达个人意见。研究发现,这种教育方式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性和选择权,往往会导致孩子在青少年产生更多的叛逆表现和问题行为(如抽烟、网瘾等)。

所以,在对孩子提出期望和规则的同时,不妨同时也解释背后的原因,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以理解和协商的态度来进行沟通,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这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

当然喽,如果你已经受够了别人这样的话,也不妨直接回怼:我自己好不好我自己清楚!

第二句:“别人都有孩子了,你怎么还不结婚?”

在重视家庭和婚姻的文化中,这句话可能是亲戚朋友们最常对单身年轻人说的“关心话”,但相信没几个年轻人爱听这种话。

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认为人类倾向于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估自身能力和状态。当我们不知道如何衡量自己的时候,通常会选择周围的其他人作为参照点。

因此,当一个人被告知“大家都结婚了,你也该考虑了”,实际上是在强迫他们将自己的生活选择与社会和家庭的期望进行比较,这会引发一种“上行比较”的压力,指人们将自己与那些被认为“更好”或“更成功”的人进行比较,导致他们可能会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和生活方式,感到自己不如他人,引发强烈的焦虑、羞耻和无力感,进一步加剧他们对自身生活状态的不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实则很伤人的五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