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分析仪器及其原理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分析仪器种类繁多,各具特点。1. 光谱分析仪器
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通过测量样品在紫外(UV)和可见(Vis)光区域的吸光度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一种仪器。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比尔定律(Beer-Lambert Law),吸光度与样品浓度成正比。通过选择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到样品上,测量透过光的强度变化,从而得出样品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
应用:
化学分析:用于测定溶液中某些物质的浓度。
生物学领域:常用于核酸、蛋白质的定量分析。
1.2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原子吸收光谱仪利用不同元素的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来进行定量分析。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在高温火焰或电炉中被蒸发成原子,然后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测量样品吸收的光强度,进而推算出元素的浓度。
应用:
水质检测:检测水中的金属离子浓度。
环境监测:分析土壤、空气中的重金属污染。
2. 色谱分析仪器
2.1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高效液相色谱仪通过不同成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差异,分离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其原理是,样品通过填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流动相的推动下,各组分按其与固定相的亲和力不同,达到不同的分配与流速,最终在检测器处被识别和定量。
应用:
药物分析:检测药物的纯度和成分。
食品安全: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等。
2.2 气相色谱仪(GC)
气相色谱仪与液相色谱类似,但它是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分离气态或可以挥发的物质。样品被气化后与载气共同进入色谱柱,依赖不同物质在柱中的滞留时间差异,分离并被检测。
应用:
环境分析:检测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化工生产:监测气体中的成分,控制反应过程。
3. 质谱仪(MS)
质谱仪通过测量离子的质量与电荷比(m/z)来分析样品的分子组成。样品被电离成带电粒子(离子),然后通过电场或磁场加速并分离,最终根据离子到达检测器的时间和强度来推断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含量。
应用:
分子结构分析:用于未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解析。
药物代谢:检测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
4. 核磁共振仪(NMR)
核磁共振(NMR)仪器利用原子核在外部磁场中吸收和发射射频辐射的特性,通过分析不同核的共振频率来揭示物质的结构信息。常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别是氢和碳的分布。
应用:
有机化学:确定分子的结构和纯度。
医学:核磁共振成像(MRI)用于人体内部的扫描。
5. 电化学分析仪器
5.1 电位差计
电位差计是一种用于测定电极电位差的仪器,常用于酸碱滴定及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量。其原理是利用电极与溶液中离子之间的电位差,来分析样品的化学性质。
应用:
水质检测:测量水中的pH值。
化学分析:检测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5.2 电导率仪
电导率仪用于测量溶液中离子的导电能力,进而分析其离子浓度。其原理是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能够导电,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成正比。
应用:
环境监测:检测水质中的溶解盐分。
工业过程:监控反应液的电导变化。
6. 微量热计(DSC)
微量热计用于测定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其原理是通过记录样品与参比物质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的温度差异,来推断样品的热性质,如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等。
应用:
材料研究:研究聚合物、金属等材料的热性质。
化学反应:监测反应过程中热变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