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小二外链推广论坛-可以免费发外链的推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作用:吸引蜘蛛、加速快照更新、做网站反链,提升网站排名
适用人群:个人站长,推广人员,外链专员
君小二外链发布论坛
查看: 1197|回复: 0

美国互联网巨头现在在做什么?

[复制链接]


446

主题

446

帖子

1018

积分

帝国上校

Rank: 6Rank: 6

积分
1018
发表于 2022-4-14 11: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我主要在研究美国大型互联网公司,也就是MAGA (Microsoft, Apple, Google, Amazon)四巨头,或者MAMAA (Microsoft, Apple, Meta, Alphabet, Amazon) 五巨头。它们的财报信息非常详实,上市时间很久,有大量可靠的第一方或第三方参考资料,是很好的研究对象。更重要的是,它们做的业务既庞大又复杂,影响着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也主导着全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请相信我,这个说法毫不夸张。所以,研究它们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让人不知不觉就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现在,我总算对美国互联网巨头的战略地位和长期竞争力有一些了解了。此时此刻,我对Alphabet (Google)、Amazon、Microsoft的未来十分看好;对Apple有一些保留意见,但不是大问题;对Meta有很大的保留意见。与美国主流投资者一样,我认为Meta最有可能掉出“科技巨头”之列,但其他四家在各自市场中的统治地位非常稳固。

更进一步地说,我认为Microsoft和Amazon具备正确的长期战略,而且有能力执行战略;Apple和Alphabet的战略布局也不错,尽管没有前两家那么优秀;Meta的战略则基本可以肯定是错误的(除非发生什么重大突发的科技变革)。下面仔细讨论一下。

图片

Microsoft:左手Azure云服务,右手游戏和家庭娱乐

Microsoft的王者归来,是近年来信息技术行业乃至全球资本市场最引人注目的成功案例。它一度重新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也是目前全球仅有的两个市值超过 2 万亿美元的公司之一(另一个是Apple)。这种成功最大的驱动因素是云计算——Microsoft旗下的Azure云服务,规模仅次于Amazon的AWS,而且实现了稳定盈利。截止 2021 年底,Azure的公有云市场份额已达到AWS的2/3,而且增速比后者快10- 20 个百分点。

自从云计算成为潮流以来,Microsoft、Oracle、IBM等“传统IT巨头”都在努力把自己的软件业务搬上云端,但是只有前者取得了真正的成功。其中固然有历史积累的原因——大批企业客户习惯了Microsoft生态,上Azure云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微软的企业销售能力极强;但更重要的是公司上下的高度重视。换句话说,Microsoft在2008- 14 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合适的时间窗口对云计算投入了足够的资源,从而打开了“第二增长曲线”。

此时此刻,Microsoft在战略上的优先方向还是继续做大云服务,缩小与AWS的差距,同时彻底甩开Google Cloud。疫情进一步加快了欧美企业的“上云”日程,这种新增需求将在未来几个季度继续推高Azure云的增速。另一个优先方向则是游戏,Microsoft对Activision Blizzard的收购只是一个开始,绝不是结束;它的野心是通过加强第一方游戏阵容,做大Xbox Game Pass (XGP)会员系统,从而以跨平台生态的力量击败老对手Sony.

有趣的是,云服务和游戏这两个战略方向看似相差甚远,前者是纯粹的To B业务,后者是纯粹的To C业务;可是两者有很大的协同空间。如果Microsoft真能把XGP做成全球最大的游戏生态,下一步就是要普及云游戏,同时扩张到影视娱乐等流媒体业务——这些都要基于强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坦白说,作为一个资深玩家,我不太看好微软的游戏生态野心;但是考虑到微软有几乎无限的资源、完全不计成本的投入态度,万一它成功了,我也不会感到奇怪。

Apple:自主设计芯片+订阅服务的双轮驱动

2020 年,Apple宣布将在两年内将Mac系列电脑的SoC(系统级芯片)从英特尔设计的x86- 64 架构芯片,转为自主设计的基于ARM架构的M1 芯片。当时,许多人对此半信半疑;现在,大部分人已经对M1 芯片的实际性能心服口服。Apple不但已经在各条Mac产品线中换装M1 系列,还将其“下放”到了iPad Pro乃至iPad Air——这对于其他平板电脑厂商而言是一个巨大威胁。

过去多年,一直有人认为,Apple硬件产品的优势仅仅在于其工业设计和软件生态,缺乏所谓“硬科技含量”。Apple已经用M1 芯片毫不客气地打了这种人的脸,接下来还将用下一代M2 芯片继续打他们的脸,虽然这种人无论被打多少次还是会像复读机一样,重复那些自己都不相信的错误言论。

Apple在芯片领域的突破当然不是骤然发生的,它在iPhone和iPad上一直就在使用自主设计、基于ARM架构的A系列芯片,M系列芯片的诞生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Apple早在 90 年代就有与IBM、Motorola联合开发PowerPC芯片的历史,对自主设计芯片并不陌生;但是,它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的秘诀在于近乎无限的资源——跟Microsoft死磕游戏一样,只要砸的钱够多,总归会有一些成果。

另一方面,Apple在继续扩张利润丰厚的服务业务。除了基本的iCloud存储,它在视频、音乐等流媒体方面都在坚定扩张。美国和日韩针对App Store收费问题的反垄断诉讼,给Apple带来了一些麻烦,但不是致命的。如果Apple像过去几年Amazon所做的一样,加强自制影视剧的投入、收购直播平台乃至进军自研游戏业务,我也不会感到奇怪。由于Apple生态的用户黏性非常高,它在战略上的容错度也很高,不必像某些竞争对手一样及早做出决策。

图片

Alphabet:以强劲的广告业务作为AI技术的温床

在改名Alphabet大约七年之后,这家互联网巨头的90%以上的收入和全部利润还是来自Google,尤其是广告业务。Alphabet管理层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交通、机器人等领域所押下的千奇百怪的赌注,几乎全部以失败告终。现在大部分人都看清楚了,Alphabet不会成为一家“创新孵化控股公司”,它无非是披了一层外衣的Google而已。

具体到Google本身,它的战略思路很清晰:以强劲的广告业务为基础,一方面为云计算业务(以及管理层奇思妙想的各种“创新业务”)输血,一方面也为AI和ML(机器学习)技术提供试炼场。广告业务和AI技术是共生关系,后者帮助前者更高效地赚钱,前者则向后者提供向“星辰大海”远征的条件。

Google Cloud的收入增长比较强劲,但是与AWS和Microsoft Azure的市场份额相差很远,而且缺乏特色。要做好云服务,除了打价格战,Google手里唯一的王牌就是AI。AI技术越进步、应用范围越广,就可能有更多用户选择Google Cloud打包的AI解决方案。但是,Google非常小心,希望避免IBM的覆辙——后者在Watson AI平台投入了太多资源、放了太大的卫星,结果却远远不达预期,IBM也因此远远掉出了信息科技巨头的第一集团。

对Google来说,最好的情况是:云计算业务亏损逐渐收窄,在3- 5 年内形成独立造血能力;同时,AI技术进一步提高搜索广告推送效率,YouTube的视频广告变现能力也不断提升,从而提供更强劲的现金流。只要这两条能实现,那些更前沿、更遥远、“星辰大海”级别的创新,其实从来不是资本市场关心的话题。

查站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0717-4343555    客服联系QQ:357278810   
     客服微信:longel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bbs.junxiaoer.com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君小二外链发布论坛

GMT+8, 2025-4-5 02:39 , Processed in 6.66317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君小二外链 X3.4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22, 发布软文带外链论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