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空间有限,当家里角落堆满看完不想再看第二遍或看了一半就不想再看的书时,就觉得它们很碍眼。其中不少本,是直播热卖网络热议甚至书店头排的畅销书。可是不少本看了很失望,要么标题党,要么方法论,要么观点很绚文字很烂。阅读也是一件有美感的事,有美感就有要求。
这个感觉有点像花痴恋爱。不是大家都喜欢的那个帅哥,你就一定喜欢。大部分在电视上看看就好,并不想和他坐下来说话,有些书也是如此,别人说得很热闹,可是到自己手中 ,也就是勉强粗翻。
有些帅哥,想约他喝喝茶聊聊天。就像有些文字,会让人动心动情。那些故事本来和自己无关,可是会打动你,扰乱你,让你思想让你痛,让你好像多了一种生活经历。
还有些人,相见恨晚,想和他彻夜长谈。如果让我拉一个前世今生彻夜长谈的心愿名单,那上面肯定有苏东坡、鲁迅、木心、张爱玲,曹雪芹......还有一长串西方作家。
已经让自己卖掉的书,就像只有一面之缘的人,见过又忘记,不痛不痒不遗憾。
所以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有时会怀疑每年坚持做书单这事,对别人是否真的有益。每个人每一年喜欢的书,其实和那个阶段的境遇、爱好与心情息息相关,不一定合适其他人。
我读书一直没什么实在目的,为了读而读,读了开心而已。如果阅读可以让人产生愉悦感,这大概是当下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愉悦自己的方式。
希望让更多朋友掌握这种悦己的方法,今年试着换一种方法拉书单,给阅读这件事假设一个目的,也许你可以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那本。
时间有限,只想换个脑子
有一些书,合适短时间阅读,比“读”更准确地描述是“翻”。从哪一页看起都无伤大碍,都可以看得下去并且得到点启迪。
《时间的色彩》 丹琼斯 著 很大很厚一本,像一本豪华杂志。印刷极好,好读,好看,用老照片来诠释历史瞬间。合适放在家里客厅,随手翻阅。
《花园的欢沁》 克里斯丁娜·哈德曼特 编 如果你喜欢花又喜欢书,这本你会喜欢。编者精选古今中外多位作家描写花园的经典,陶渊明的“采菊东南下”,简·奥斯丁的《金链花》,《简·爱》中的花园片段。有散文有诗歌有小说节选。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字,共同的特点是和花或花园有关。书中插图尤其赞,是作者从大英博物馆馆藏中选出的古今精美花草图。
《中世纪美学》Eco Umberto 著如果你对中世纪文艺复兴艺术有兴趣,这本书将会帮助你读懂那些名画、雕塑和建筑的密码。文图并茂很好翻。作者是意大利当代哲学家 、文学家、美学家,是中世纪文化研究集大成者。
想看其他女人的故事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娜塔莎·沃丁 著 祁沁雯 译有些历史之痛,有人写出来,我们才可以缅怀。作者十岁时母亲出门,没有再回来,后来她知道妈妈自杀了。她长大后,用当下的方式,在互联网的长河中试图寻找和了解妈妈的一生,结果从各种支离破碎的线索和记忆中,拼凑出二十世纪东欧无比悲恸的一段家族历史。当一个女人,成为战争的牺牲品,终日面对的只有饥饿、恐惧和暴力时,她如何生存……
《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们》米歇尔·迪安 著 冯璇 译这本书中记录的是美国文坛中一些厉害女性角色的故事,比如多萝西·帕克,丽贝卡·韦斯特,苏珊·桑塔……这本书英文原名叫《SHARP》,是因为这些女性不和善、不屈服,用自己的观点和笔杆,为社会文明留下了宝贵财富。
《我想成为的女人》黛安·冯芙丝汀宝 著 陈阳 译这是美国著名时装设计师DVF的个人传记。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作者和她母亲的成长故事。作者在全书正文开始前的第一句话是:我希望每一个女人明白,她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女人。文字一般,但一个女人从少女到古稀不断成长的勇气很精彩。
想看懂当下商业社会新规则
《商贸与文明》张笑宇 著85后经济学者写的社科书,看完前两章,已非常惊艳。作者雄心满志,落笔温柔有力。笔下格局很大,用东西方的历史故事来解读经济道理和人文发展,通俗易懂的社科书。看完这本书,一定会记住“正增长秩序”的概念,这不仅仅是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对每一个普通人,每一个活在后疫情时代的需要工作需要融入商业社会的人,都深有益处。
《影响商业的50本书》吴晓波 著财经专家吴晓波带着我们在50本经济学经典著作中的徜徉之旅,其中的经济学大家们的经济道理和诸多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创业者和企业高管,也适用于普通人。尤其在当下的商业社会,常有迷惑,历史上的经济学专家观点,有醍醐灌顶之效。
《娱乐何为》韩炳哲 著书最薄,看最慢。韩炳哲是德国新生代思想家。韩裔,观点很当下,用哲学家的眼光解读娱乐、消费、艺术,提供另一种思考维度,很有氧的书。
《瓦尔登湖》梭罗 著 仲泽 译译林出版社的仲泽版本,强烈推荐。仲泽是甘肃一位教授古代汉语的大学老师,他的译本,有明清散文大家古风之美,有隐士之风,和梭罗的思想相得益彰。哲学书都是一把钥匙,常有一个章节甚至一两句话,让人茅塞顿开。即使看不懂梭罗的哲学思想,这依然是一本值得读的优美生活记录。
只想读很美的文字
《世界末的华丽》朱天文 著这是一本2010年出版的书,我在二手书APP上买到的。如果你想读一些熟美华艳、技艺圆熟的文字,朱天文这本短篇小说集,绝对算中文文字的天花板。舍不得读完,读完后深感自己文笔之笨拙。
《诗人十四个》黄晓丹 著作者曾经师从叶嘉莹先生,她诠释古诗词的方法和老师不同,用舒缓而明媚的文笔,在一长串古诗词的珍珠中,撷取14颗,以一种独特的逻辑,两两配对,将自己的成长的微妙体验和古诗词融为一体,以一种现代女性的情感,感知和诠释古人的心灵。如:王维和李商隐象征了人生的冷与热,理智与情感的两端;陶渊明温雅宁静,写孤独而有充实之感;辛弃疾豪爽奔放,写热闹却有孤独之感。
《忘言书》蒋勋 著30余篇散文,写花草,写风雨,写猫狗,写生死。日常琐碎,晨钟暮鼓,蒋勋笔下却常有深邃透彻的感悟。先生文笔太好,多篇都堪称当代散文典范。
《豹变》木心 著先生16篇精彩短篇,以哲思和情感互为经纬,用一种新逻辑重新编辑,放在一起又似一个长篇。木心和其他当代文学家的文字表达方式都不同,每次看先生文字,都有新启迪,并反复警醒自己相当没文化,需要不断再学习。
想增加一点艺术、文学和历史修养
人到中年,常常会感慨岁月如水。因为在一天天靠近衰老,就对那些用不衰老的东西更加迷恋。那些“东西”是历经岁月洗礼的艺术、文学、音乐和历史。
《常识和通识》阿城 著阿城的文字四两拨千斤,学识丰富博远,是大聪明写作者。我从小就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聪明的人,所以尤爱聪明的文字。书中散文,是九十年代末阿城发表在《收获》上的文字,二十几年过去了,每一篇依然有嚼头。
《诗里特别有禅》骆玉明 著骆先生是复旦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对古典文学造诣极深。他用古典诗词来讲禅意,诗中有禅,禅中有诗,这个角度让人既温习了古诗词,又从中得到当代社会人们需要的淡定从容心态。
《江南繁荒路》徐风 著我今年很正式地在苏州转了一周,重新爱上江南。也因此寻到这本讲江南的书。作家邱华栋给此书的推荐语我尤其喜欢和认:手心繁华,手背苍凉,徐风提炼江南的精神符号,为我们梳理了一条江南的历史根脉。作者是一位紫砂文化学者,视野虽限于江南世情,笔力却深至人心魂魄。
《何为杰作》肯尼斯·克拉克 著今年看了不少展览。看经典之作时,也会有迷失之感,默默地想问:这幅画为什么是名作?这位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艺术史专家&作家肯尼斯·克拉克写的这本书,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全书只有两篇文章,文图并茂。作者讲解无数经典名画,从拉斐尔·提香到鲁本斯·伦勃朗……文艺复兴的佳作,在作者的笔下变成了很多小故事,通俗易懂。即使很慢地阅读,两小时也可读完全书。
女朋友们写的书
我有一些很棒的女朋友,她们职业不同,相同的是都喜欢写字,喜欢用笔记录自己的经历与感悟。
《还是要相信》鲁豫 著鲁豫这本散文集,委婉中有任性,真诚中有坚持,相当治愈的文字,谈电影、谈独居、谈爱情、谈物质,读着读着会笑出声来。愿和她一起相信:爱是疲惫中的英雄梦想。
《长岛小记》 郭红 著去年年初疫情突袭,作者郭红一家四口被困于纽约长岛,比原计划停留的时间整整多了七个月。这本书中的文字,诞生于一家人朝夕宅在一起的异乡。女主人的文字灵动、温暖、随意又火花四射,最深的感受,是她对家的诠释。
《羽来信》祝羽捷 著我的朋友祝小兔,热爱文字与艺术。这本书是小兔和30个人的通信,有著名作家、艺术家、设计师。写信是一种古老而真诚的交流方式,看这些信的过程中,忽然很想提笔写写信,人生有些困惑与焦虑,也许只是需要写出来。
《姥爷,我们天上见》蒋雯丽 著七零年代,十岁的小姑娘蒋雯丽和九十岁的姥爷,朝昔相伴于南方小城,字里行间都是朴实真挚的爱,全书最后一句尤为珍贵:爱是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理由 。
《书法课》林曦 著不仅仅是一本教人如何写书法的书,更是一本生活方式的分享。一笔一划地用毛笔书写,在当下更像是一种修心。林曦从小浸淫书画,笔墨随身,书中文字有清新淡雅的古风美。
《上海的风花雪月》陈丹燕 著我在上海工作近14年,骨血里又有上海的DNA(姥姥是上海人),但看了丹燕这本以及另一本《陈丹燕的上海》,深觉自己原来远不够了解上海。一个城市如此生机勃勃,如此铿锵激昂,如此香艳旖旎,又如此烟火缭绕,只在陈丹燕细腻温婉的笔下。
如果你想读一套书
有一套书叫“艺术馆”系列,8本。《艺术中的经典文学形象与故事》《艺术中的经典肖像画》《艺术中的食与宴》《艺术中的庭院与迷宫》《艺术中的地体探索与梦幻之旅》《艺术中的经典女性》《艺术中的众神与英雄》
这套书是意大利不同学者写的,可以当做是一套艺术小百科全书。如果和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相比,这套书角度更多维,从任何一本看起来都好,一次翻阅一小章。通读一遍,像读了整部艺术史。本来想推荐其中一两本,但发现很难选择,每本都提供了一个了解艺术的新角度。
简·奥斯丁企鹅布纹经典包装译文出版社虽然每一本都读过,因为颜值爆棚的包装又收了全套。每个女孩长成女人的过程,都不应错过简·奥斯丁。有女孩问过我:那些两百年前英国乡野小镇的爱情故事,对当下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答不上来这个问题,可是希望女儿们再过几年,十六七岁的时候,可以把奥斯丁全部读一遍。
好文字好故事对一个女人的成长滋养,要到岁岁年年后才丝丝入扣地感受得到。
《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爱玛》《曼斯菲尔德庄园》《诺桑觉寺》《劝导》
如果你想读长篇小说
我先生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因为看了《十三邀》金宇澄的采访,忽然想读《繁花》,读完先生又说要么再推荐几部长篇。在我推荐的家里书柜几十部长篇中,他津津有味读完的是下面五部:
金宇澄 《繁花》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毛姆《月亮与六便士》王安忆《长恨歌》
感慨,经典就是经典。经典书,即使对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来说,依然有巨大感染力。
几本我在反复读的书
有一个又当下又古老的问题:假如2022年计划去偏远小岛远行,你会带哪几本?我发现自己的答案,都不是新书,是那几本每年都会拿出来翻翻的书,再次推荐大家:
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文学回忆录》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鲁迅《鲁迅杂文集》
如果是2022年,我会加一本傅佩荣教授的《译解易经》。断断续续读易八年,依然有很多懵懂之处,就只能活到老、学到老了。
如果你刚好没读过这几本,推荐。好书如人生明灯,什么时候拿起来都不晚,总可以照亮我们。
关于书单,姐最后的话
这几年做书单,身边不少朋友说:雪,一年100本,真的太难了,不要给压力。你读你的100本,能不能只推荐你精选的10本,最多20本,这样更多人可以坚持跟着你读下去。
好吧,书不在多,有魂即灵。明年书单,争取就12本,大家一个月一本书,无压力。
其实做书单很辛苦,要花很多时间,元旦三天小假,我就在书柜和书桌前跑来跑去,搬来搬去,读过的书再掂量一遍,哪些值得推荐大家,哪些就算了……
女儿们开玩笑说:妈妈开个书店吧……那本来也是为娘的小小理想。
再过20年,跑不动时就攒个书店
P.S. 今日留言,请分享过去一年让你记忆犹新的一本好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