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爸爸妈妈要镇定。叛逆期的孩子操控不了自己的心情,但爸爸妈妈作为成年人,一定要操控好心情,不可对孩子大发脾气,只要等自己镇定下来后,才能更好的去压服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而且,能操控好心情的爸爸妈妈,孩子一般也比较认可。
2、给孩子一定的考虑时刻。家长不要盯着孩子不放,也不要把自己的主意强加给孩子,而是要给孩子一定的考虑时刻,让孩子可以镇定下来细心考虑家长的说法,如果孩子觉得家长的主张是合理的,就会按照家长的说法去做。当然,家长也不必把这个事情说破,只要孩子能做出改动,家长就不必再跟孩子做任何争论。
3、防止“独裁”,给孩子“自决权”。家长要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来跟孩子交流,不要总是对孩子说“这也不可”、“那也不可”,而是把终究的选择留给孩子,让他自己来做决定。孩子是需求生长的,一个什么事都要为孩子做主的爸爸妈妈等于扼杀了孩子做主的能力,这对孩子今后的生长是极其晦气的。
4、跟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教育的中心是让孩子变得更好。没有爱、没有信赖,再好的教育方法孩子也或许以为啰嗦。只要在互相信赖的基础上,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引导教育才能事半功倍。教育不在于内容有多么正确,关键在于教育的人能否让孩子“信赖”。
孩子叛逆情绪严重的原因
1、叛逆期作祟:叛逆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婴儿叛逆期、儿童叛逆期、青春叛逆期,每个叛逆期都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节点,进入叛逆期后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孩子会自然出现不同以往的逆反情绪,做出叛逆行为很正常。
2、表达不满:归根到底,叛逆行为就是孩子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什么不满呢?比如父母对自己的情感漠视,对自己想法的不在乎,对自己进步的不重视等,诸如此类的情绪挤压一旦爆发,最直接了当的方式就是叛逆。
3、信任缺失:信任感是减少叛逆期隔阂的重要一环,信任感的缺失会让父母在孩子眼中无所谓轻重,甚至不会把父母放在眼里。比如说:
若父母没有给予正面的反馈,比如孩子向父母满心欢喜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父母却板着脸让孩子好好学习,长此以往孩子很难再与父母交心,他们会选择逃避沟通,他们不再相信父母口中的好好沟通。
4、缺乏关注:叛逆期孩子每做一件事的底层逻辑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尤其是父母的关注,但有时会本末倒置,他们会认为不论做什么只要获得关注就好,哪怕一些在父母眼中叛逆的事情。
5、被冤枉误解:由于缺乏沟通与信任,很多家长经常在未知事情全貌之前就对孩子大加指责,事后知道自己误解了孩子却不主动道歉,还会拿所谓的“威严”敷衍孩子。每个人都无法忍受自己被冤枉,尤其是被自己最亲近的人冤枉,这个时期的孩子只好通过叛逆的方式破罐子破摔,既然被冤枉了,那就这样吧!
|
1、在论坛里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论坛的所有内容都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论坛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5、注册会员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论坛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